CAP 定理
CAP 原则又称 CAP 定理,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,一致性(Consistency)、可用性(Availability)、分区容错性(Partition tolerance)。CAP 原则指的是,这三个要素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点,不可能三者兼顾。
显然分区容错性 P 是必须要满足的,因为在分布式系统中网络是不可靠的,这意味着系统很可能会被分割成多个区域(也等效于节点失效,因为客观上无法分辨是网络原因还是节点原因)。如果此时不能保证分区容错性,那么也就是所一旦发生分区(或者说节点失效),分布式系统就无法正常工作了;由于分布式系统中含有许多节点,这会导致系统的故障率远远大于单体,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,与使用分布式系统的初衷背道而驰。
因此在满足 P 的前提下,也就是说当节点失效时,C 和 A 之间的取舍就成为了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核心问题。在实际的分布式系统中,我们看到的所有设计都是围绕这两点来进行的。
从单体到多体
假设我们有一个服务 A 运行在单个节点上,它的功能是 resp = f(req)
。这个服务十分重要,我们希望它能够 7x24 小时运行,不间断地提供服务。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如何保证这个服务的可用性。
如果服务 A 是无状态的,也就是说服务 A 的响应 resp
只取决于 req
,而与之前的请求无关,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复制的方式来保证服务的可用性。我们可以在任意多的节点上运行服务 A,然后将请求以任意形式分发到可用的节点上,从而保证服务的可用性。这类无状态服务处理起来比较简单,因此在微服务拆分时,我们尽量将服务拆分成无状态的服务,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度。
但是,在实际中比较重要的服务往往是有状态的,也就是说服务 A 的响应 resp
不仅取决于 req
,还取决于之前的请求。
1. 备份(Master-Slave/Leader-Follower/Primary-Replica)
针对有状态服务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备份,我们可以在另一个节点上运行一个服务 B,它的功能也是 resp = f(req)
。当请求到达时,我们将请求同时发送到 A 和 B,然后将 A 或者 B 的响应返回给客户端。这样,B 节点的状态与 A 节点一致,当 A 节点发生故障时,我们可以切换到 B 节点,让其接替服务。我们称 A、B 这些节点组成了一个集群。
想想这样一个场景,请求到达集群后,由于网络原因(或者故障,集群视角无法区分),其中一个节点没有响应这个请求,那么这意味着这个节点的状态与其他节点不一致,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
1.1 拥抱一致性
保证强一致性(线性一致性)可以想到以下几种处理方法
- 对外响应处理失败,那么对于集群内的 N 个节点,一旦有一个节点出现错误,其他所有节点都要撤销操作,保证与失败的节点状态一致
- 不断重试,最终对外响应处理成功。但是这样会导致请求的响应时间变长,很有可能请求永远也不会成功
- 对外响应处理成功,剔除故障节点,将故障节点定义到一致性范围之外。这样做的问题是,如果故障节点恢复了,那么它的状态就会与其他节点不一致,一致性要求集群内节点必须与集群内其他节点状态一致,这意味着故障节点永远无法恢复;如果要加入或者恢复节点,都要停止对外服务,等待集群内所有节点状态一致再对外开放。遗憾的是,节点故障在分布式系统中是常态,这样做显然是不可行的
可见为了保证一致性,我们必须要牺牲可用性,这与 CAP 原则是一致的。
1.2 拥抱可用性
如果我们选择可用性,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
- 如果部分节点处理成功,那么就对外响应处理成功
这里的 部分
可以是一个,可以是大部分,可以是权重最高的几个,也可以是随机的几个,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策略。
这样做的问题是,后续请求发送到状态不一致的节点上时,处理很可能是错误的;好处是可用性大大提升,至少请求都及时处理了。
虽然能够完成请求,但是如果对请求的处理都是错的,那么可用性再高也没有意义;还好这里 错
的定义还有可商量的余地,使得我们可以在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做出权衡。
1.3 拥抱最终一致性
其实在强一致性(线性一致性)到最终一致性之间,还有许多不同等级的一致性;在此直接考虑要求最低的最终一致性,是因为在实际中最多考虑的还是可用性,因此在一致性方面牺牲了许多。
最终一致性是指,在没有新的请求时,集群内的节点最终会达到一致状态,显然这里的时间差越短越好。实际上,可以结合 1.1 和 1.2 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点。
回顾以下两种方法:
- [一致性] 对外响应处理成功,剔除故障节点,将故障节点定义到一致性范围之外
- [可用性] 如果部分节点处理成功,那么就对外响应处理成功
一致性方面,我们定义符合最终一致性的节点集合为 E,其中的强一致性节点组成集合 C,那么有
$$C \subseteq E$$
集群的状态为其中状态最新的节点状态。根据请求的类别,我们可以将请求分为两类:
- 强一致性请求 CR:例如涉及到写操作的请求,这类请求只能发送到强一致性节点集合 C 上,原因是:写操作需要改变集群的状态,将集群看作状态机,初始状态 Sk 在收到操作 Wj 后,状态改变为 Sk+1;同理要让状态最终一致,那么要求 Wj 必须发送到状态为 Sk 的节点上,这样才能保证集群最终状态一致;即涉及到状态改变的操作,只能发送到 C 上
- 最终一致性请求 ER:首先这类请求不涉及集群状态变化,可以发送到最终一致性节点集合 E 上;其次要求可以容忍读取到旧数据
我们来看看强一致性节点集合 C 的性质:
从 1.1 中得知,对于强一致性节点集合 C,C 中元素越多,集群处理强一致性请求的可用性越低
其中红线假设单节点可用性 99%;蓝线假设单节点可用性 99.9%;绿线假设单节点可用性 99.99%;紫线为可用性 90% 线。
可见扩展 C 将使得集群可用性急剧下跌,且十分依靠单节点可用性。另一方面,在实现时,需要将 CR 发送到 C 中的每一个节点,造成了大量的带宽浪费;其次,为了维护 C,需要实现一个中间件用于接收分发 CR,并在节点故障时将其移出 C,而且需要统计所有 C 中节点的响应结果,集群对于 CR 的吞吐性能为 C 中各节点性能的最小值,造成了吞吐性能的急剧下滑;最后,中间件如果出现问题会导致集群不可用,因此中间件还需要集群化。
由于以上的众多原因,实际上在集群中 C 往往只包含一个节点 C0,用于集群处理 CR 请求,这样做有以下优缺点:
优点:
- E 节点同步简单,集群状态等同于 C0 的状态;其他节点与 C0 同步即可
- CR 请求处理简单,直接交给 C0 处理即可
缺点:
- C0 挂掉会导致集群无法对 CR 请求提供服务
分布式中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,都需要有所取舍,但最终有很多项目都选用了 C 只包含一个节点的形式。例如 MySQL、Redis、Kafka、Zookeeper、使用 Raft 机制的其他项目等等,都使用了这一设计思想。
当然要使用这种设计,得解决一个核心问题,也就是弥补该设计的缺点:C0挂掉会导致集群无法对 CR 请求提供服务。显然我们不可能启用全新的节点来替代,而集群中有着许多接近 C0 的状态的最终一致性节点,因此可以从它们中选出新的 C0。当然,如果选出的节点状态与原来的 C0 不同,则会导致数据的丢失,好在有着一系列机制来保证这些节点的最终一致性,而且 C0 不可用时集群状态不会再更新,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等待同步的机会,因此可以尽可能避免数据丢失情况的产生,这一点后续再详细阐述。
因此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新问题,当 C0 挂掉时,该如何切换节点来替代 C0。
1.4 如何切换
1.4.1 人工干预
切换的方法有很多种,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人工干预,当 A 节点发生故障时,我们手动将请求切换到 B 节点。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服务无法使用,直到人工干预完成。这种方法看起来很蠢,但是如果不是使用在故障处理上,还是有可取之处的。
例如 MySQL 集群的迁移就可以用到这种方式;首先将新的节点加入最终一致性节点集合 E,也就是作为 Slave 节点来同步 Master 节点的数据。待到数据同步完成,ER 操作实际上已经可以切换到新节点上了;最后手动在新节点中启用一个 Master 节点,替换旧 Master 节点,然后将 CR 请求切换到新 Master 节点即可。
显然最后切换 Master 节点时与 C0 节点故障的处理等效,因此集群无法提供服务。
1.4.2 哨兵机制
为了自动化完成前面提到的人工干预方法,引入了哨兵机制。其本质上跟人工干预相同,不过是使用一个服务来替代人完成这一操作。优点是无需在原有服务上做修改,哨兵服务与原服务独立运行。
显然,哨兵服务的可用性也需要用集群来保证,因此 Redis 哨兵模式架构如下所示:
graph TD
subgraph Sentinel
A1(Sentinel Leader) <--> A2(Sentinel 1)
A3(Sentinel 2) <--> A2
A3(Sentinel 2) <--> A1
end
subgraph Redis
B(Master) <--> C(Slave 1)
B <--> D(Slave 2)
end
Sentinel --> Redis
哨兵服务监控所有 Redis 节点的状态,以便当 Master 节点宕机后进行自动切换。这样就解决了 Redis Master 节点宕机后新 Matser 的切换问题。
但是和 Redis 集群一样,哨兵服务在执行各种操作时,执行操作的主体只能是一个节点(Leader),其他节点作为备份(Follower),以达成一定的一致性和可用性。那么,当 Sentinel Leader 挂掉后,该如何切换新的 Leader 节点呢?如果还是使用哨兵机制的话,那么需要启用 Sentinel 的 Sentinel 服务,最终会无限套娃下去。
为了打破这一套娃循环,我们需要集群本身具有 C0 节点的切换机制,不能依赖外部服务。
1.4.3 分布式共识算法
前面在描述哨兵集群中的节点时,使用的是 Leader/Follower 而不是 Master/Slave,这是因为哨兵集群使用 Raft 算法实现了 C0 的自动切换。通常我们将使用选举算法实现的 C0 称为 Leader,实际上集群视角来看都为主从模式,只是“主”的故障迁移使用了不同的机制来实现;避免使用 Master 和 Slave 等词汇也有政治正确的体现(例如 GitHub 将主分支默认名称 Master 更改为 Main)。
首先要说明,此处不讨论拜占庭将军问题,因为我们认为对集群中节点具有完全的控制权,因此集群内部的节点均按照规定的机制运行,出现的所有错误情况均是可预测的。
因此这里讨论的分布式共识没有 BTC 等区块链项目的共识机制严格,但仍需考虑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;在这一点也能窥见区块链的魅力,在完全混沌和不可信的环境中构建一份共识。
- Paxos 算法
提到分布式共识算法就得从 Paxos 算法 说起。Paxos 算法模拟了一个小岛上通过决议的流程,一个值的确定需要多数人发起提案(Prepare 阶段)后,得到多数人的同意(Accept 阶段)。其中每个人都要维护一个Proposal ID,已确保只处理自身视角里最新的 Proposal,Proposal ID 将会在 Prepare 和 Accept 阶段中更新。
这样的 Basic Paxos 算法的问题在于,只要多数人就可发起提案,因此很可能前一个提案还未处理完便发起了新的提案,导致 Accept 阶段有些人得知了新的提案便不再处理旧提案,使得旧提案无法得到多数人的确认,此时若再次发起提案,那么刚刚的新提案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,造成活锁;同时,这样的流程仅能确定一个值,无法满足实际需求。
为了解决以上 Basic Paxos 算法的缺陷,很自然的提出了 Multi-Paxos 算法。为了解决只能确定一个值的问题,我们对每一个需要决定的值都使用一次 Paxos 算法;为了解决活锁的问题,我们限制提案只能由一个人发起,这个人叫做 Leader,代价是损失了一定的可用性,一旦 Leader 宕机算法将无法正常进行。
同时,由于 Leader 只有一个且算法将多次进行,那么在一开始提前使用 Paxos 算法确定好 Leader 后,后续的 Prepare 阶段都可以省略掉了;当 Leader 宕机后使用 Paxos 算法再选一个出来就可以了。这样还解决了算法 Prepare 阶段网络 IO 的耗时,提高了算法的效率。
Leader 的选举还是使用的 Basic Paxos 算法,但是由于目的明确且易于控制,不会连续产生多个 Proposal 导致活锁。
- Raft 算法